從2005年電子簽名法頒布實施以來,很多領域都開始廣泛使用。網上銀行、實體銀行、電子政務、電子合同的簽署以及電信、銀行營業廳等場所。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子簽名的應用更廣泛。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對電子簽名的定義是:“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傳統的紙面簽字或者蓋章的功能,以確認交易當事人的真實身份,保證交易的安全性、真實性和不可抵賴性。”
也就是說,電子簽名是通過密碼技術對電子文檔的電子形式的簽名,并非是書面簽名的數字圖像化。它其實是一種電子代碼,利用它,收件人便能在網上輕松驗證發件人的身份和簽名,還能驗證出文件的原文在傳輸過程中有無變動。像電子簽章、電子印章都是電子簽名的一種形式。
電子簽名技術原理:非對稱加密技術保障加密過程不可逆,信息無法被破解
電子簽名技術涉及對文件內容的加密防篡改和對簽約方身份的認證,主要采用非對稱加密技術,利用哈希算法的單向不可逆特點,采用比較Hash值的方式進行驗證。核心技術原理是采用公鑰和私鑰進行加解密,在不同場景下二者的應用有所不同:在簽名認證環節,為了保證簽名者為特定對象,沒被他人偽造,需使用私鑰加密簽名,而任何持有公鑰的相對方都能夠判斷簽名者身份為私鑰持有人。而在內容驗證環節,為保證合同內容的私密性,僅接收方可讀取,因此采用公鑰加密私鑰解密的形式保證數據安全性。
電子簽章
電子簽章是電子簽名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將電子簽名操作轉化為與紙質文件蓋章操作相同的可視效果,同時利用電子簽名技術保障電子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簽名人的不可否認性。
也就是說,電子簽章是電子簽名的一種可視化表現,它既保留了傳統物理印章的視覺效果,又具有電子簽名技術,用于辨識電子文件簽署者的身份,保證文件的完整性。因此,電子簽章除了我們看到表面的簽字或蓋章,真正有效的部分其實是隱藏的電子簽名部分。
電子印章
電子印章是電子簽名有效的表現形式,電子印章技術以先進的數字技術模擬傳統實物印章,其管理、使用方式符合實物印章的習慣和體驗,其加蓋的電子文件具有與實物印章加蓋的紙張文件相同的外觀、相同的有效性和相似的使用方式。
一個實物章只能對應一個電子印章,且電子印章及管理系統要經過權威授權才可制作,目前電子印章已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我們日常接觸到的電子發票、網上結算等都應用到了電子印章。
電子印章具有法律效應
很多人會認為電子印章就是物理印章的圖像化處理,這其實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認識。僅僅電子化的印章圖形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必須要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才具有法律效力。即要參照公司公章法和滿足電子簽名法,還要滿足法律對電子合同原件形式及保存條件的要求。因此電子公章的效力需要根據上述法律對于公章形式的規定進行認定,從而保障有效的法律效力。
電子印章的技術和問題
電子印章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不涉及證書、CA等新概念,而是將電子簽名技術完全隱藏在電子印章的后面,保障電子印章使用過程的真實性和防篡改性。同時采用數字紙張技術,無論多復雜的版面,加蓋電子印章后都能保證版面的一致性、不可篡改性、和不可分割性。例如強大的辦公王者word,依然不能保證這一點,有時候我們發給別人一個100頁的Word文檔,對方收到時就變成了101頁,雖然內容沒變,但文字、圖形等排版的位置變了。而不可篡改性能保證蓋章后的文件不被篡改,讓蓋章后的文件內容和形式不允許有一絲絲變動。不可分割性就更有安全保障,保證任何人都不能從蓋章后的文件中把章和文件分離,來一招偷天換日。
其實自從《電子簽名法》賦予電子印章法律效力之后,安全的電子印章將會逐步取代傳統印章,以使用電子文件取代紙質文件。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能夠真正解決文件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賴性這兩大問題。也就是說加蓋了電子印章的電子文件應該像紙質文件一樣具有完整性,即不可篡改、不可抵賴性,同時還能驗證文檔的真實性和溯源性。例如當在同一份文檔上有多重電子簽章,就需保障各簽章所包括的文檔部分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溯源性,及保證版面的一致性。
現在電子印章還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載體太多。比如USB-KEY,IC卡,指紋儀,或其他形式的存儲媒介。而且在使用電子印章蓋章時,還需下載或者登錄不同載體的終端系統,過程繁瑣且復雜,同時還面臨著載體丟失(相當于電子印章丟失)的風險,還需相應的掛失處理,耽誤用章體驗和工作效率。
尤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電子政務需求,電子印章的應用已經成為了當前政務工作、企業辦公等各種簽署場景“在線簽署”“遠程簽署”的重要工具。但同時電子印章還面臨著不標準化、不互簽互認、不互通互聯等問題。自從“互聯網+政務服務”和“放管服”改革的節奏加快,電子印章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化和標準化,電子簽名更是作為電子政務的關鍵環節,被納入數字化政府建設中。
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電子印章
區塊鏈物電同源電子印章作為新型電子印章技術,采用區塊鏈存證技術,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實現合同文件全流程上鏈、身份認證、過程追溯、結果存證全過程留痕的法律效應。同時以符合國家標準的物電同源技術實現同一源點、同一規范、同一標準,解決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的關聯及一致性問題。即滿足了電子印章在“在線”“遠程”簽署、防偽溯源、智能管理等安全性需求,又實現了電子印章在跨省、跨區域、跨部門等全國范圍內互通互認需求。
隨著數字化建設的加速,電子印章的各種應用已成為必然,基于電子簽名的技術基礎和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區塊鏈物電同源電子印章將依據政策需求和市場應用,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標準化、規范化、兼容互認的電子印章服務和平臺。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