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早約在漢代傳入陜西,那時候的蘋果還不叫蘋果,我國最早的記載應為叫“柰”,漢代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有:“于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樸,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答沓離支,羅乎后宮,列乎北園。”它是屬于蘋果屬的物種,其中的“柰”就是如今俗稱的沙果,學名“花紅”,古代也叫林檎、文林果。

時間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的一位農民名叫李新安,他從河南靈寶用毛驢馱回200余株蘋果樹苗,成為洛川種植蘋果的第一人,而蘋果也成為洛川當地農民養家致富的主要種植作物。
到1986年時,洛川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優質蘋果基地。
在20世紀90年代,蘋果已成為洛川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洛川蘋果自1947年引種栽植以來,已經過70多年的風雨歷程。70多年里,洛川蘋果產業建成了“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生態果園。如今,原始而神奇的土地上,或是嫩芽初綻,或是芬芳吐艷,或是搖金拾綴紫,綿延數百里的蘋果林帶,令人陶醉。
金粉漫施悅人顏,食后流涎仍覺甜
笑問珍奇何處出?神工點綴洛川塬
“洛川蘋果”栽培總面積53萬畝,年產量95萬噸。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球的3.79%和4.43%;占全國的9.33%和6.97%,是世界上集中栽培面積最大的區域。

洛川是一塊季風運積而成的黃土塬面,地處渭北黃土高原的核心地帶,塬面廣闊,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降雨適中,雨熱同季,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蘋果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是全部符合優質蘋果生長七項氣候指標的優生區之一。世界糧農組織、歐共體專家多次考察后,認為洛川具備世界蘋果最佳生態區的優越自然條件,是中國唯一可以和日本的青森、長野,法國的南特、里昂,美國的亞基馬、羅切斯特相媲美。

按照“爭創品牌,聯結企業,帶動基地,開拓市場”的品牌化營銷思路,設計研發品牌化的蘋果包裝,注冊蘋果品牌商標。“洛川蘋果”先后獲得2008年奧運會專供蘋果,2010年上海世博會接待用蘋果,廣州亞運會、中國女排、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服務產品等30項重大品牌冠名權,現品牌價值52.41億,位列全國農產品品牌價值第一位。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