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不成”的拼多多,又上熱搜了。
斗魚平臺主播“超級小桀”,在其直播間,“組織”了一場拼多多砍價活動,號召來直播間共六萬多人,參與拼多多砍價免費領手機活動。

人數不少,結果不好。
近3個小時,價值2099元的VIVO手機也沒“砍”下來。期間,砍價鏈接還失效了。
這場砍價公開后,全網熱議,拼多多也做出了說明,卻未能完全平息非議。
進度條不動
小桀一共參與了2次砍價活動。
一次是免費領手機,由于直播間人數眾多,鏈接分享的二維碼,很快就失效了,被提示是一個惡意網站,用戶無法助力。

小桀致電客服后,無果,這個任務就卡住了。他的總結是:“人少進度條不動,人多任務就卡住。”
第二次,小桀選擇參與100元的現金提現活動。
這次,他有了經驗,為避免再次崩掉,沒有把二維碼鏈接發到直播間,在很小范圍的QQ群一個個發,一個群平均幾十個人。
“果然沒有崩,一切順利,但最后關頭,每分享一個人,就給一次抽獎機會,試了40多次,全部都是‘祝你好運’,進度條不再走動。”
第二次活動,又宣告失敗。想要薅拼多多的羊毛,似乎太難了。
事后,就“六萬人砍價不成功”的討論,拼多多迅速回應,指出了2個“不實”說法:
1, 手機是砍成功的;
拼多多表示,3月17日12點52分,主播開團砍價一款價值2099元的手機,3月17日16點40分已砍價成功。
平臺根據活動規則,向其賬號發送了特制優惠券用以領取該款商品。當晚23點34分,主播已領取優惠券,砍價所獲商品,已于3月19日送達主播所在的代收點。

2,參與砍價的,不是幾萬人。
拼多多聲稱,主播在直播間時的說法是,向其QQ群友發出幫砍邀請,幾萬名觀眾,并非全部實際參與砍價行為。
小桀對此回應,拼多多顯示,活動成功時間是3月17日16:40分,“當時我早就下播了”;在人數上,砍價助力的“任務”,只顯示最近的30位用戶,實際參與人數的確不知道。
如此來看,就單一事件而言,似乎有了些反轉,可是,它的確激發了一種共鳴的情緒。
永遠差一刀?
從砍東西到砍現金,“砍一刀”很常見。
“身邊親友經常發這樣的鏈接,拼多多讓你永遠都覺得你快要達成目標了,永遠讓你從99%到99.9%到99.99%到99.999%……你就會發現,拉再多人頭,只不過在小數點后面增加了一個9而已。”一位拼多多用戶告訴記者。
拼多多強調,“砍價免費領”活動是真實有效的,當期共有 1200 余款商品參加,已累計送出 709 萬件商品。
不少用戶也薅到了羊毛。
“成功砍到過100元,微信到賬。”有用戶告訴記者“訣竅”,類似活動,如果能邀請新用戶下載參與“砍一刀”,一般就是“大刀”。
“你拉新越多,領到100元的概率越高。”她表示,差不多20多人參與,就幫她拿到了100元現金。
至于多人砍價,進度條為什么未發生變化?
拼多多法務部高級總監唐江榮解釋,是因為部分免費砍的商品金額較大,拉少量用戶砍掉的金額不足以讓百分比變化,消費者會以為砍價沒有變化。
“拉人頭”利器
拼多多,為什么如此愛用“砍一刀”?
透鏡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告訴《21CBR》記者,這是拼多多拉人頭、做流量的方式,其營銷手法從拼團邏輯延伸而來,非常貼合拼多多的目標客群。
“畢竟,拼多多在低線下沉市場用戶較多,這些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又有的是時間。”況玉清解釋說。
拼多多“砍一刀”的邏輯,走的是“社交拼團”邏輯,盡可能高效低價地獲取流量。
比如,100元免費領的“砍一刀”活動,如果真能拉新20人,就是送出100元真金白銀,怎么算,都是劃算的賣賣。
可是,算法復雜、無確信結果、規則公示不透明,又容易傷害公信力。
“就看怎么去定義‘成本’了,如果只是錢,當然是最低的;如果犧牲的是長期信任和體驗,那成本可就高了。”況玉清表示,這次關注度高了起來,就不利于品牌形象。
其實,這類營銷在受到越來越多的管制。
2021年,上海市出臺“網絡交易平臺網絡營銷活動算法應用指引(試行)”,要求平臺經營者應用算法向消費者進行有獎銷售時,不得通過利用算法操縱中獎概率、中獎結果、中獎人員等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即便在內部,“砍一刀”項目也不香了。
此前報道稱,由于拉新效果不好,在2021 年上半年,拼多多“砍一刀”項目,在 “271”績效打分中,被評為最低檔 “1”。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