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頌,通常被大家稱為羊角面包,是家喻戶曉的法式早餐明星之一,這種由黃油和面粉層層交疊,又蓬松酥脆至極的甜香面包佐以一杯香濃的咖啡,就是一份簡便又美味無窮的早餐。
直接吃或者涂抹果醬,再或是夾上蔬菜與肉類制成三明治,讓可頌在烘焙界擁有了無限種可能,也讓可頌面包成為了當下國內市場面包的主流。
優質的可頌層次紋路清晰、組織成蜂窩狀且外表金黃,但是復雜的工序和較難的制作手法,讓很多人對此都望而卻步。
而制作可頌面包的關鍵,則在于面團的折疊,比如說
面團的折疊次數不同,就會對烘焙出的可頌產生很大的影響。
01
分層失敗
折疊次數過少,面層粗糙,折疊次數較多,層次看不清楚。
在可頌面包中,黃油量通常會達到或超過面粉量的一半。這款面包是通過面團與黃油相互折疊,折入形成的。
面團的折疊次數不同,產生的層數與厚度也就不同,所以烘焙出的面包口感自然也就不同了。
分層失敗的可頌,其黃油層在烘焙階段會發生破裂,面包就像用黃油炸出來的一樣,食用起來就如同吃餡餅的感覺,失去了口感。
也經常會有同學烘烤可頌面包完成后,
表面會發生斷裂,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02
表面斷裂
成形時,若將可頌的面團卷壓得過于緊湊,烤制時其表面就容易發生斷裂。揉好的面團本身過硬,最后醒發不足,也有可能成為烘焙中面包表面發生斷裂的原因。
03
醒發
我們在醒發面團的時候,為什么要
在冰箱里進行面團的醒發呢?
因為這么做可以
防止包入的黃油變軟,在制作可頌面包時,通常是
先將面團在26℃的溫度下醒發20min,之后再放入5℃的冰箱內再次醒發12h,待冷藏醒發結束后,面團的溫度可大約降低至5℃。因低溫發酵會抑制酵母的活動,所以這樣的醒發是十分浪費時間的。
既然浪費時間,為什么還要進行這樣的操作呢?
這是因為
如果不對面團進行冷卻,在之后的折入工序中,隨著面團溫度上升,黃油就會變得稀軟,從而使得烘焙出的面團失去層次感。
在折入工序中,由于手的溫度及室溫也會向面團傳遞一部分熱量,所以在冰箱內進行醒發時要注意使溫度降低。這樣就可以做到防止黃油變軟了。
接下來,我們就會詳細地教大家從可頌的面團制作到烘焙出爐的全過程,在可頌上吃過苦頭的同學們快快一起來動手吧!
材料總重量:1155克
制作數量約:12個
百分比(%)原料名稱克數(g)100T45面粉500克13細砂糖65克4鮮酵母20克2食鹽10克5雞蛋25克33水165克10牛奶50克8黃油40克包入片狀黃油280克裝飾蛋液100克
1. 調節水溫。
2. 將香草莢取籽與細砂糖充分拌勻,便于后期攪拌分散。
3. 將雞蛋充分打散并過濾,用于后期烘烤時表面的刷蛋液。
面團溫度24℃基礎醒發室溫26℃,20分鐘,速凍30分鐘,冷藏20分鐘搟壓折疊四折一次,三折一次最后醒發溫度28℃,濕度80%,90分鐘烘烤200℃/190℃,12~15分鐘
1. 將除片狀黃油和裝飾材料之外的所有材料倒入面缸中進行攪拌。
2. 攪拌至面團表面光滑,有延展性,并能拉開面膜。
3. 將面團取出,放至室溫發酵20分鐘。
4. 將發酵好的面團搟開放在烤盤,并放置速凍(-25℃)30分鐘,冷藏20分鐘。
5. 將片狀黃油進行敲打至22厘米X22厘米,增強油脂的延展性,將面團取出搟壓至油脂的2倍大,并把油脂包入。
6. 將面團兩側切開。
7. 用搟面杖稍加搟壓一下,使其面團和油脂更貼合。
8. 將包好油脂的面團用開酥機進行搟壓,搟壓至0.5厘米厚,進行一次四折。
9. 將折好的面團再進行搟壓,搟壓至0.6厘米厚,進行一次三折,并放置在冷凍15分鐘、再移至冷藏20分鐘。
10. 將制好的面團搟開至0.4厘米厚,搟壓一邊在32厘米寬。
11. 將面團邊緣多余部分裁掉,并裁成10厘米X3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每個約78克)。
12. 將切好的面團折疊并搓開卷起。
13. 將面團卷起,切記不要卷的過緊,防止后期烘烤斷裂。
14.用毛刷在在面包表面刷上一層蛋液(保持面團表面濕度),放入醒發箱中,以溫度28℃、濕度80%,醒發90分鐘。
15.取出醒發好的面包,表面再刷一層蛋液,以上火200℃、下火190℃烘烤12~15分鐘。
1. 制作起酥面團時,要保持油脂和面團的溫度一致,否則會導致斷油。
2. 制作時,室溫不宜過高,也不宜將面團放置室溫過久,否則會導致面團油脂融化現象,影響操作。
3. 成形時,速度一定要快,不宜將面團停留手中過久,手的溫度會影響面團,可借助冰烤盤來進行操作。
4. 醒發時溫度不宜過高,否則油脂會從面團中滲出,影響出品。
5. 烘焙時,中間不要開爐門,否則面包會坍塌縮腰。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