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電商零售平臺銷售額過萬億,占據了中國B2C市場近80%的份額,可謂“富可敵國”。從馬云的演講和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中,我們看到的只是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和產品宣傳發(fā)布,卻忽略了一個最本質的問題:阿里的利潤從哪里來,靠什么產品掙錢?它的銷售隊伍是如何組織的?本章將為您揭開這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阿里巴巴是如何賺錢的?
阿里系共有“阿里巴巴B2B”、“淘寶”、“天貓”、“聚劃算”和“一淘”五大電商平臺,其中阿里B2B的市場占有率約50%,其他四大電商零售平臺總和則占據中國B2C市場近80%的份額。關于“淘寶”、“天貓”、“聚劃算”和“一淘”的收入情況,我們無從知曉。但阿里巴巴曾經是上市公司,必須公布財務數據,我們從中可以管中窺豹,一探究竟。
根據上市公司財務年報顯示:2011年,阿里巴巴營業(yè)收入為人民幣64.2億元,同比增長15.5%,凈利潤同比增長16.6%,達到了人民幣17.1億元。
其中國際交易市場“中國供應商”營業(yè)收入(含“速賣通”)貢獻為30%;國內市場“誠信通”的貢獻為25%。這兩項加起來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收入的絕大部分來自會員年費和“速賣通”交易傭金。其他的收入主要有“支付寶”金融服務和“阿里媽媽”廣告費收入。中國供應商、誠信通、支付寶、阿里媽媽是阿里巴巴B2B賺錢的四大法寶。
四大法寶是如何起源的?
馬云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實是研究和解決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幾個共性問題,從而獲得了財富的回報。
問題一:中國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速度太快了,單純的“信息版電子商務”只能免費。
在阿里巴巴創(chuàng)立之初,中國的互聯(lián)網普及還很低,企業(yè)觸網的數量有限,如此“建立一個大黃頁平臺”的電子商務網站成為一個夢想可以賺錢的方式。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太快了,短短幾年,中國數百萬的企業(yè)已經上網了,更可怕的是,隨之出現的“搜索引擎”技術,一下子把“黃頁版電子商務”也能賺錢的夢想給破滅了!
單純國內商貿電子商務信息平臺沒有誰愿意買單,但是如果說可以幫助生產企業(yè)把產品賣到國外,而且賣個更好的價錢和更大的單子,那么沒有誰不會買單的(當然,前提是自己的產品質量等可以滿足國際需求)。就這么一個從國內到國外的簡單延伸思維,阿里巴巴推出了“中國供應商”服務,如此便挽救了阿里巴巴,也就成就了馬云。
問題二:電子商務缺少誠信機制。
互聯(lián)網的迅速普及,引起了“信息大爆炸”,同樣也引起了“商務信息大爆炸”!面對網上供求買賣海量的信息,如何辨?zhèn)未嬲娉蔀槟芊裆钊胝勁泻妥罱K成交的關鍵!雖說互聯(lián)網有助于商務信息的快速發(fā)布,但是接觸網上信息后,如果同樣還要經歷傳統(tǒng)的見面溝通,往復的談判,甚至還要坐下來吃吃飯、喝喝茶,最終成交,那么互聯(lián)網其實并沒有起到多少作用,至少沒有發(fā)揮應有的核心價值。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似為若鄰,卻遠在天涯”,甚至連是否真實存在都是一個難解的謎。加上中國人“眼見為實”千年亙古的思維,利用互聯(lián)網做生意談何容易。
面對困惑,阿里巴巴適時推出了“誠信通”服務,并且日積月累,通過長時間的品牌積累,終于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因為相對于政府和法律部門等,人們更相信口碑,阿里軟件上買賣雙方的互評機制和評級機制就是“口碑”。以口碑積累起的“誠信通”為阿里巴巴打開了第二道財富之門。
問題三:買賣雙方如何在線支付?
信息溝通方便了,誠信問題也解決了,但是最后的“臨門一腳”還是個大問題,那就是支付問題。試想,雖然確立了基本的信任問題,到了要真金實銀支付時,每個人都會猶豫。是先款后貨,還是先貨后款?哪種方式都不能使買賣雙方放心,買賣豈不是還做不成?馬云此時推出第三方的“支付寶”網絡支付服務,自己承擔了臨時的金融擔保角色,由此買賣雙方也放心了!于是生意順利地做成了,對于買賣雙方來說,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快速發(fā)布和接收到了真實有效的信息,并且快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基礎,最后成交之時付款方式也彼此滿意和放心,于是生意做成了,而且還經常做國際生意。如此,阿里巴巴沒有理由不盈利。
問題四:廣告也是商品,廣告主難以找到發(fā)布商。
隨著“中國供應商”“誠信通”和“支付寶”等獲得認可和成功,阿里巴巴的流量和品牌影響急劇膨脹,于是它自然可以獲得網絡廣告的巨大收入。馬云做事向來是術業(yè)有專攻,為此他成立了“阿里媽媽”這一專業(yè)的網絡廣告運營平臺,在獲得了穩(wěn)定的企業(yè)客戶后,得到了穩(wěn)定的財富之源。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的業(yè)務單元眾多,涉及電商、金融、物流、云計算、大文娛等等版塊,均歸屬于25個事業(yè)部之下,幾乎所有人都很難全面地說清楚它所有的業(yè)務。但是,有據可查的是,有三個業(yè)務部門的收入占據了阿里巴巴總收入的99%。
我們以阿里巴巴上一季度的收入為例,當季總收入170億美元,其中核心商務業(yè)務、云業(yè)務、媒體和娛樂業(yè)務三大版塊為核心,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
1.阿里巴巴的核心商務業(yè)務
阿里巴巴最核心、最賺錢的業(yè)務當屬電子商務業(yè)務,上一季度的總收入接近150億美元,占其當季總收入的88%,同比增長了40%。
其電子商務的收入主要來自淘寶網和天貓商城,前者是中國最大的在線購物平臺, 后者上個季度的實體商品總價值增長了29%,增幅超過了整個行業(yè)。
據悉,阿里巴巴目前在中國零售市場擁有6.99億月度活躍用戶,相比上一季度增加了3300萬。可以說,這群活躍的客戶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資產。
2.阿里巴巴的云業(yè)務
阿里巴巴的云計算業(yè)務已經經歷了9年的發(fā)展,上一季度的收入達到了9.62億美元,放在整個季度170億美元的總收入之中,似乎并不顯眼。但是,其云計算業(yè)務增長迅速,收入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了84%。
另外,阿里巴巴的云平臺現在占據了中國50%以上的市場份額,只是在全球云市場的份額不大,僅占5%。在國際市場上,微軟和亞馬遜的云服務占據著主導地位。
3.阿里巴巴的媒體和娛樂業(yè)務
阿里巴巴的媒體和娛樂業(yè)務也是具有相當發(fā)展?jié)摿Φ模谶^去的一個季度,其收入同比增長了20%,達到了9.44億美元。
其媒體和娛樂業(yè)務的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移動搜索和游戲發(fā)布,以及優(yōu)酷、土豆的付費用戶增加。目前,優(yōu)酷的付費用戶量僅次于競爭對手騰訊視頻和來自百度的愛奇藝。
不過,視頻領域一直是個燒錢的市場,阿里巴巴已經花費了數十億美元用于購買版權,并且像Netflix一樣制作自己的原創(chuàng)節(jié)目。
此外,阿里巴巴也投資電視劇和電影制作公司,去年,阿里巴巴影業(yè)公司聯(lián)合Dying to Survive工作室制作了中國電影史上收視率第三高的電影。阿里巴巴希望該工作室可以為優(yōu)酷制作更多內容。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liubaili發(fā)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fā)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