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時代的紅人,很難依靠一個爆款作品長久地留在大眾視野中。從追求“爆紅”到追求“長紅”,很多頭部主播都在用不同的辦法為自己“續(xù)命”。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介紹了一些頭部主播追求“長紅”的方法,一起看看吧。


一、內容瓶頸期?試試換團隊
當粉絲數(shù)升至百萬級、千萬級,頭部博主也不可避免會遇到內容瓶頸期,這是所有創(chuàng)作者都要面臨的問題。 同時,短視頻平臺推出了諸多扶持新人創(chuàng)作者的獎勵政策,算法推薦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散頭部博主的流量。 據(jù)觀察,抖音的算法導致視頻內容的生命周期極短,必須更新才能突破瓶頸,但博主背后的內容生產方,包括運營、編導在內的團隊是有固定的知識結構的,創(chuàng)新并不是一件易事。 有的機構選擇定期做員工培訓,效果如何則因人而異。 神狼文化負責人阿諾曾表示,編導是一個需要發(fā)散思維的工作,很難培訓,可以說“三分靠天賦,三分靠努力,三分靠閱歷,還有一分靠運氣”。如果沒有天賦,怎么培養(yǎng)也不行。 部分機構突破內容瓶頸的做法顯得更加激進,他們會定期刷新團隊,用更換團隊的方式更新內容。 以某千萬粉頭部達人為例,內容定位從舞蹈轉向變裝,粉絲數(shù)突破千萬后,又在視頻中加入了劇情,最近一條熱門視頻仍能達到200多萬點贊。這些內容成功轉型的背后其實是創(chuàng)作團隊經歷了多次大換血,殘酷而有效,但對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無獨有偶,OST傳媒調整內容的方式也是換團隊。據(jù)介紹,一般一個頭部賬號OST會提供5-8個團隊人員,每過一段時間,比如從0到50萬,50萬到100萬,平均幾十萬粉絲上漲都伴隨著內容瓶頸出現(xiàn),需要對內容進行升級。 “沒有一個項目沒有調整過,基本上就是換團隊,有些賬號一年可能要換個五六次團隊”。二、達人不紅了?隨時代方向轉型
團隊的力量可以助力達人穿越迷霧,飛得更遠,但究竟能飛得多高,可能更重要的在于達人本身。 此前有MCN從業(yè)者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平臺已經有很多紅了3-4年的初代達人,并不贊同“網紅生命周期只有5-7個月”的說法,“不是網紅紅不下去,而是很多人做一段時間自己就不做了”。 小紅書頭部MCN機構摘星閣的創(chuàng)始人侃侃告訴我們,這個行業(yè)平均兩三年是個周期,頭部會長一點。 很多博主2年就不火了,有些人5年了還在,她認為這與賬號本身沒關系,而是與這個人有沒有跟上時代有關系。 “我2017年做攝影博主時認識的那幫博主,他們當時火是因為發(fā)的照片是ins風格,很高級,但是這種圖片現(xiàn)在已經不流行了,所以會有被時代淘汰的情況。”
三、日常焦慮?保持空杯心態(tài)
內容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尤其是短視頻領域的,從博主到機構,多多少少都有種焦慮感,焦慮流量會下滑,焦慮內容出問題,焦慮收入不穩(wěn)定……有機構告訴我們,做抖音上的賬號,三個月之后慢慢都會有同樣的焦慮,需要一直保持空杯心態(tài),不斷學習。 在日常工作中,復盤是保持輸出優(yōu)質內容的關鍵動作之一。 麥芽傳媒品牌營銷總監(jiān)冉旭表示,大家每周都會開會復盤,根據(jù)賬號爆款來做分析,一起商討怎么做內容升級。一般來說麥芽傳媒不會突然對內容做出很大的改動,成熟賬號也很少更換編導,基本是漸進式的內容升級。 麥芽傳媒旗下達人“丁公子”張柔琪也表示,應對流量焦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不停地創(chuàng)作新的內容,并且提高內容質量。 “今年我們公司用TVC的團隊去幫一批博主拍攝日常視頻和廣告,本身他們內容質感就比較好,這樣做的話質感會進一步提升,高于這個平臺大多數(shù)的創(chuàng)作者。” 這樣看來,內容創(chuàng)作的確是越來越“卷”了,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但仙梓文化有博主升級后上個月接了10條廣告商單,證明了這種做法非常奏效。 張柔琪認為,在平臺方,品牌未來與博主合作進行品宣,可能買的就是這條內容的調性,不管是1000贊還是100贊,如果內容質量夠高的話,品牌是愿意為此買單的。 正如OST傳媒創(chuàng)始人袁鵬所說,上一個時代,得益于行業(yè)紅利,成為頭部主播有很多的偶然性。 這個時代,面臨更加激烈的行業(yè)競爭,沒有那么多偶然性,需要你對一件事情不懈地付出,堅持打磨內容,堅持長期主義。 相比爆紅,從業(yè)者需要更多思考和追求如何長紅。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fā)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fā)現(xiàn)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