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新中國最早提出征收個人所得稅,是在民國時期,但由于當時的國情和人均收入比較低等原因,一直沒有開展起來。
直到1980年,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標志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建立,經過多輪稅制改革之后,個人所得稅才逐漸成為當下中國適用的稅收制度。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在中國,繳個稅有什么好處?
1.作為收入的證明
個稅,是納稅人收入最強有力的證明,一般來講,收入越高,繳納的個稅越高,反之,個稅越高,收入也越高。
去銀行貸款時,雖然個稅不作為銀行貸款硬性的規定,但可以作為個人收入證明的佐證,因為各種貸款都是依據個人收入證明來判斷你的還款能力的。
再者,出了交通事故等事件后,在賠付誤工費時,如果拿著完稅證明來辦理賠手續,其薪酬就很容易推算。
2.異地購房、購車的條件
很多城市對于外地人來買車購房,有條件限定,需在當地繳納一定時限的個稅或社保。
比如外地人在北京買房,需要提供在北京連續繳納5年社保證明或納稅證明。
3.離婚分財的依據
離婚案件中,一些離婚的夫妻隱瞞自己的收入或財產,那么對方的個稅證明,就是一個依據,它能代表對方曾有過的資產收入。

個稅的計算公式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個稅起征點)*稅率-速算扣除數
對于我們上班族來說,應納稅所得額=工資-五險一金后的費用。
如果職工工資減去五險一金后剩余部分沒有超過個稅起征點,那么就不用交稅了。也就是說你每月工資6000,交了五險一金后是4600元,沒有超過個稅起征點的5000元,所以你就不需要交稅。
當然,如果職工工資減去五險一金后剩余部分超過5000元,那么就要按照個稅公式和新的稅率表進行交稅。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