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處于一個均衡狀態了,接下來一是看外資會不會持續買,二是等數據,看經濟復蘇的力度。如果經濟復蘇超預期的話,錢又會回來。反過來,如果不及預期,現在似乎又是一個局部高點了。
至于“等數據”這個事兒,有人空倉等數據,而我選擇滿倉等數據。主要說實話,是真的不會搞波段。
2.最近《狂飆》大火,張頌文也是終于火出圈。之前從《隱秘的角落》才知道他,后來看采訪說他3年跑劇組見導演被拒800多次,因為熱愛才承受的住這20多年至暗職場。
他自己說過“三年都沒人找我,我總想,明天就會好了。”這種心態放在投資中也很熟悉:熱愛、堅持、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縫縫補補的加倉,在期望與現實之間來回拉扯,總得有樂觀。
3.行業漲跌
今天芯片領漲,但是與芯片密切相關的消費電子不太行,如果買的主動投芯片方向的基金,可能差異化還是比較大,可以翻翻持倉,指數ETF或者場外聯接基金問題不大。
剩下煤炭、醫藥、游戲、白酒都還行,行業漲幅在0.7%左右,剩下非銀金融、軍工、新能源家電跌的稍微多一些。
昨天博格加了點芯片和信創,今天芯片漲的比較多(+1.7%),信創微跌一點點(-0.2%),目前這個位置加倉要更慎重一點,基本上沒有太多值得此刻出手重倉的了,挑挑揀揀還算不貴且能買的就是芯片、醫藥、軍工和新能源了。
4.市場溫度

2023年2月2日,市場溫度40.03℃,屬于合理偏低一點的位置,說白了不上不下,只能拭目以待。
5.全面注冊制。昨天晚上消息說了全面注冊制的意見稿問答會,不少朋友紛紛留言關心這個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先來說本次改革的的重點是主板,因為科創板、創業板都已經在實行注冊制的路子了。
注冊制和審核制核心的區別就是,監管機構對上市企業投資價值是否做實質性判斷,審核制上市前審核更多,注冊制則相對流程沒那么嚴苛,主要是看一個信息披露程度,相對更趨于市場化。
本次主板的主要變化:
(1)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這個和創業板、科創板無差別,只不過第6個交易日起,主板日漲跌幅限制繼續保持10%不變,而創業板、科創板的限制是20%,北交所30%。
(2)優化盤中臨時停牌制度,比如調整盤中臨時停牌機制為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格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的各停牌10分鐘,這點與創業、科創都保持了一致。
(3)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納入融資融券標的,擴大融券券源范圍。
影響:以后打新股就超額收益更難了,甚至真的歸于負收益。其實自從2021年以來,就已經不是無腦打新了,未來深度研究將成為唯一的出路。
對于專業機構來說,未來需要有更強的研究、投研能力,才能對于新股的價值有個合理的預判。
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自己買股票的難度再次提升,還是更多通過機構渠道,比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來間接參與到股市的投資中會更優。
布局“全面注冊制”有什么好投資標的?
注冊制最大的意義加速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例如美國、香港市場即便早就注冊制了,在上市公司的數量并沒有顯著提高,帶來結果就是上市公司多了,退市的公司也多了。無論上市、退市大量工作都需要證券公司的參與,注冊制之后證券公司的投行業務量必然會增加;
注冊制會加速散戶退出市場,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數量增加了,投資者面對的投資標的增加,導致選股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垃圾股”的流動性越來越差,如果一不小心買入“垃圾股”想賣出都難上加難,每一個“垃圾股”的退市都導致散戶投資者較大虧損。同時,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從股票轉向投資基金,財富管理行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時期,證券公司不僅是基金銷售渠道,還是基金公司大股東,受益于財富管理行業發展。
相對而言,注冊制對于證券行業是長期利好,目前市場上跟蹤證券公司指數的ETF有很多,其中證券ETF(512880)規模近330億,每天交易量在20億左右,是全市場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ETF,前十大持倉包括:東方財富、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廣發證券、興業證券、申萬宏源等國內最大的證券公司。布局“全面注冊制”就選規模最大證券ETF(512880)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