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以穩健為特色的銀行理財,在經過凈值化改造后似乎變得不是那么穩了。有銀行理財甚至出現了-33%的7日年化收益率。那么,7日年化收益率是什么意思?7日年化收益率為-33%,是表示7天虧了33%嗎?

7日年化收益率是什么意思?
所謂的7日年化收益率,是理財產品7天的實際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
比如,某投資者買了1萬元的銀行理財,持有了7天獲得了7元的收益,即平均每天獲得1元的收益。按照這個平均收益來計算,1年下來就可以獲得365元的收益的,此時的7日年化收益率就是3.65%。
可以看到,7日年化收益率并非真正的年收益率,它其實是一個預期收益,也就是以某7天的收益為基準,在一年里可以達到的收益。
比如上方的例子中,雖然年化收益率為3.65%,但由于7天的實際收益只有7元,所以這7天的實際收益率只有0.07%。
既然7日年化收益率不是真實收益率,那么銀行理財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33%,也就不是虧了33%。根據7日年化收益的計算公式來推導,如果購買1萬元的該理財產品,7天的實際虧損大概為63.3元左右,實際的收益率為-0.633%。
由此可見,7日年化收益率與實際的收益率相差是比較大的,所以7日年化收益率根本代表不了實際的收益率。

事實上,7日年化收益率這種展現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方式,通常是用在貨幣基金和現金管理類理財中,其他的基金以及凈值型銀行理財很少會用。
因為對于凈值型理財來說,由于凈值經常波動,有的時候可能波動還比較大,用7日年化收益率來表示收益,容易出現跟實際收益大相徑庭的情況。
就如上述銀行理財,實際的年收益率可以達到3%—4%,而7日年化收益率卻出現-33%這種嚴重失真的收益率。相信銀行會把該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換成其他的收益率,不然想要買這款理財產品的人都要被它7日年化收益率的表現給嚇走了。
而貨幣基金因為不是凈值型理財,凈值也不會有波動,而且收益還比較穩定,所以它的7日年化收益率,跟實際的年收益率差別就不會很大。
那么,既然7日年化收益率代表不了真實的收益率,那什么收益率才能代表真實的收益率呢?

什么收益率能代表銀行理財真實收益率?
對于凈值型銀行理財來說,不管是什么收益率其實都代表不了真實的收益率。一般用在銀行理財上的收益率,除了7日年化收益率外,還有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成立以來收益率、半年收益率、年收益率等等。用這些收益率來代表真實的收益率,都存在一些缺陷。
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一般是參考該理財產品或其他同類理財產品過去某段時間的收益率,至于到底參考的是什么收益率,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顯然不是那么可靠。
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就是用理財產品從成立以來的所有收益計算出的收益率,這個更有點不靠譜,因為這個收益率的高低跟理財產品的成立時間長短關系比較大。
相比之下,用年收益率、半年收益率等,可能還更接近真實收益率一些,不過前提是理財產品的凈值不能波動太大,不然也比較容易失靈。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