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是針對“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外取得的所得以及“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而征收的一種稅。

個人所得稅
一、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有哪些?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包括3大類,具體如下:
1.綜合所得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起征點6萬元以及“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額,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
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2.經營所得
經營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個體工商戶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適用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

個體工商戶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
(1)財產租賃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
(2)財產轉讓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以每次的收入額。
該類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二、每個人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每個人不一定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主要原因如下:
1.只有發生上述3大類所得,才有可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包括:(1)綜合所得;(2)經營所得;(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
如果個人沒有發生上述所得,就不需要繳納個稅,不過現實生活中,一般的個人多少會發生上述所得的某一種情況,比如工資、薪金所得。
2.即使發生了上述3大類所得,但是扣減相應成本費用后的余額為零或者負數,也不需要繳納。
除了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沒有抵扣以外,其余的所得均有。
例如: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在收入的基礎上,扣除起征點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事項。
若收入扣除后的余額為負或者為零,則不需要納稅。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