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畢業也就剩下3-4個月,你找工作的進度到哪里了?求職不能光靠能力,信息收集也很重要。適合自己的工作都是百里挑一,要多看,要多投。
大學生就業的信息可以從哪些地方看?這份就業渠道攻略趕緊收藏起來!
一、校招渠道
1.學校就業信息網
這是校招求職的首選渠道,企業和崗位信息由學校把關,不太可能碰不到騙子公司。企業質量很大程度跟學校質量有關,名校自然是有很多大企業和優質崗位,普通院校的也會有大企業去,但主要招強勢學科的學生。
搜索學校的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網即可查看崗位信息。校園宣講,招聘信息,通知公告等板塊內容都要看一看。

2.其他學校的就業信息網
有些大學在大學城區,附近院校眾多,找工作可以到隔壁學校看一看。本校的招聘信息不夠,就可以看其他學校的就業信息網。當然有些學校外網是沒辦法訪問的,具體還得多試。(下圖是訪問某校就業網,校外不能訪問)

能訪問且有意向崗位,都可以投簡歷,運氣好還能有面試機會。如果你畢業后的意向城市是外省,也可以跨省看本地院校的就業信息網。比如大學在南寧,但想去廣州工作,可以看一看如華工,華農,華師等本地院校的就業信息網。

3.學校就業公眾號,學院公眾號
電腦沒法隨身攜帶,訪問就業網站不方便,那么學校的就業公眾號一定要關注并定期查看消息。服務欄上會有在線招聘信息,相當于就業信息網的手機端,查閱都比較方便。
公眾號也會經常發布企業宣講活動,人才引進,事業編等崗位信息。同時,也可以看其他學校的公眾號,廣撒網。

4.企業宣講
企業宣講可以理解為企業直接來學校要人,企業宣講具體的宣講信息在本校就業信息網查看。宣講會按照規模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面向全校各專業的,另外一種是面向學院部分專業的。
企業招聘崗位都會提前發出來,參加宣講會之前最好提前網申,當然,現場遞交簡歷也是可以的,因此,紙質簡歷在參加宣講前要準備好。

企業宣講一開始都是企業介紹+崗位介紹。宣講完畢就開始面試,有些是當天就發offer,還有的只是初面,后續還有2-3輪面試,具體看企業的安排。拿到offer之后也不要馬上簽約,可以騎驢找馬,這里后期再出篇文章細說。
5.校園雙選會
由學校和用人單位組織的大型線下招聘會,舉辦時間、單位信息、招聘崗位等信息在本校就業信息網和公眾號上公布。參會前做好準備,服裝不要太隨意,有些崗位可能穿正裝會好一些。

求職流程一般都是先進行自我介紹,面試官提問,雙向溝通。部分單位現場只是做個候選人初篩,后續另外安排面試。線下雙選會可以多家嘗試,沒通過也沒關系,就當作面試訓練。
二、社招渠道
1.招聘軟件
智聯、boss直聘、獵聘、前程無憂、拉勾求職、國聘、應屆生求職、海投網、領英等,部分軟件校招和社招崗位都有。有些招聘軟件還有職場干貨,經驗分享等內容板塊,看崗位信息的時候有空可以看看。

其他的就是雇主點評軟件如:脈脈、看準網、職友網、天眼查、企查查等,可通過這些軟件了解公司的基礎信息和風評。每個軟件注冊號賬號后就多看崗位信息,多投簡歷。
2.省市和地方人才網
人才網主要是社招崗位,有些人才網站上也會有企事業單位的考試公告,這些可以不定期看一看。一般搜索某某省人才網就能找到,比如廣東省人才網,廣州人才網,白云區人才網。人才網上優質崗位可能就沒招聘軟件那么多。

3.線下招聘會
跟校園雙選會在形式上差不多,招聘會信息在省市人才網,就業公眾號,招聘軟件上都有公布。
社招的招聘會優質崗位有限,國企單位基本沒有。此外,應聘門檻較高,求職難度比校招大。工作成果,工作經驗等都是硬性指標,一般薪資越高,門檻要求也就越高。

因此,校招能把工作解決,就別參加社招,要打好身上的牌。進入社會后,管你985,211,這些都不好使了!
5.企業官網,對外宣傳渠道等
企業官網一般都會有招聘專欄,如果你很想去這家公司,可以直接在官網上投遞簡歷。
在校招中,很多企業都要在官網進行網申,通過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面試流程。

有些公司的招聘軟件真的求職信息爆滿,hr很難細看每份簡歷。有時候你通過官網郵箱投遞的方式,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有些公司的招聘信息都是掛著,實際上不招人,還有的網站無維護(這種公司不去也罷),投簡歷必然無回復。總之,對該企業有興趣,可以官網投遞簡歷。
4.行業人才網
一般發布行業招聘崗位信息,針對性高。搜索對應的關鍵詞即可找到,如“某某行業人才網”、“行業論壇”、“就業網”基本就可以了。

土建類:建筑人才網、土木人才網。
醫療行業:醫療人才網、丁香人才、衛人就業網。
金融行業:51金融圈。
機械類:機械人才網。
6.人脈推薦
很多同學在剛畢業時會想:我要靠自己的實力自己找到工作,不想靠別人的幫助。這種想法沒有什么問題,自力更生是值得尊重的。但你要去30層樓,能搭電梯,為什么要爬樓梯呢?何況現在就業形勢嚴峻,你可能去的是100層樓!
社會是一個人際關系交錯的整體,一家公司內有很多種關系,比如親戚關系,師徒關系,朋友關系,老鄉關系,利益關系等等。好事情都是帶自己人玩,局外人進不去,
有人際關系在內,信任度會變高。企業會覺得是內部同事推薦進來的,應該會靠譜很多!所以,求職盡可能地利用好家庭,朋友,老師等人脈資源,不差的崗位都可以試一試。
三、公務員,事業編信息渠道
1.人事招聘網
國考看國家公務員局,省考和事業編一般看省的人事考試網或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站。比如廣東省就是廣東省人事考試網,廣東省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

當然,事業編崗位除了市級和省級的人事考試網站查找崗位信息外,也可以看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國家人事招聘網,合適的崗位都可以試試。
最后補充一點,很多同學在搜索人事網站的時候,某些瀏覽器展現的有不少都是考試機構的網站。要是不仔細看,還真的分辨不出了。
最快的辨別方法就是看網站的域名,gov后綴的是政府單位網站,考公機構是com,cn的后綴。同時,政府單位的網站在網頁底部都會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專屬標識。通過這兩個方法就可以分辨出機構網站和官方網站。

2.培訓機構軟件與網站
粉筆、華圖、中公教育這三個是比較出名的了,當然還有其他的培訓機構。培訓軟件的崗位信息都是從人事網站上整理下來的,手機端查看會方便很多,信息都比較全,當然有些東西是要付費的,這也沒啥好說的,畢竟機構都要盈利。考公要不要報班看個人實際情況,有錢就報班,沒錢就自己復習。

3.公眾號和交流群
公眾號主要關注省政府單位的人事考試公眾號、學校的就業創業賬號、省市地方的人才網公眾號、機構公眾號、考公考編自媒體賬號等。這些公眾號都會發布對應的崗位信息,有時間可以查看信息動態。

最后就是交流群,對于考公考編來說,信息實際分為兩類,一類是網上公開的崗位信息;另一類是非公開的崗位信息,比如實際薪資待遇,考試難度,備考經驗,工作情況,發展情況。交流群就是獲取非公開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入群后沒事都可以聊天,提問題,能收獲不少有用的信息。
結語
以上就是應屆大學生就業信息渠道的匯總,能走校招的就不要走社招,爭取在畢業之前把工作落實。
合適的工作都不好找,在信息篩選環節就是大量地去看,有合適的再有針對性地投遞簡歷,不用盲目海投,這樣只會浪費時間。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