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磊,擁有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現任拼多多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曾獲得世界奧林匹克信息比賽金牌等多項國際性競賽獎項,并于世界頂級期刊和學術會議上多次發表數據科學、機器學習領域研究成果。
01
土豆陳磊
在中國互聯網界,有一個說法:
這個賽道,容不下“老三”。行業老大和老二干仗,最后“退出群聊”的往往是“老三”。
但也有例外——有個公司就打破了這個宿命,就是拼多多。
創立3年就上市,是全世界范圍內最快到達10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從0到7.88億用戶,先后超越京東、阿里巴巴和亞馬遜,成為世界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商平臺,拼多多只用了6年。
但就在這個里程碑式的節點上,41歲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卻選擇功遂身退:辭任拼多多董事長,交棒給并肩作戰了14年的陳磊。
“是時候逐步讓更多的后浪起來塑造屬于他們的拼多多了?!?/p>
而隨著黃崢辭任,阿里、京東、拼多多3家公司的創始人馬云、劉強東、黃崢都已經隱居幕后。
至于自己的未來,黃崢說將跳脫出來,致力于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頭”,“也許有機會成為未來偉大科學家的助理”。
而外界對于陳磊這位新任拼多多董事長,相當陌生。
在公開資料中,這位自創立以來一直把控拼多多技術的功臣,除了前兩年偶爾代表公司講講拼多多技術和運營方面的成績外,鮮少曝光。
到底什么來頭?
據了解,出生于1979年的陳磊來自福建福州,跟張一鳴、王興同為福建老鄉。
單看一眼履歷,就知道來者何人:
1996年,在匈牙利舉辦的信息學國際奧賽中,參賽的4名中國少年悉數將金牌拿下。其中包括陳磊和搜狗的CEO王小川;
本科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多次于世界頂級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數據科學、機器學習領域的研究成果。
一個妥妥的技術天才。
同為威斯康星大學校友的黃崢和陳磊,在2007年“碰頭”:
當時黃崢創立了一家名為歐酷網的B2C公司。陳磊不久后成為這家公司的首批員工之一,擔任研發架構工程師。
兩人這一攜手就是14年。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作為核心骨干的陳磊,屢次成為黃崢創業的排頭兵。
直到2020年7月,這個名叫陳磊的男孩,從拼多多幕后鮮為人知的CTO,接任CEO;再到2021年3月,從黃崢手上接過董事長的職務。
在中國三大電商的新一代掌門人中,陳磊是唯一一個從CTO轉型為CEO的技術背景掌門人。
據多位接觸過陳磊的拼多多人士表示,在辦公室里,你需要在一堆程序員中仔細辨別,才能找到身穿灰色POLO衫、藍色牛仔褲、黑框眼鏡的CEO陳磊:
“像是在黑客帝國中突然遇到了和藹可親的建筑師?!?/p>
據了解,陳磊在拼多多內部的花名叫土豆,一如他的性格和公司治理方式:
行事風格質樸、低調、勤勤懇懇,但卻無比實用。
02
下到田間地頭
如今,一提到拼多多,在很多人印象中依然是:
“價格殺手”、“商業界的瑞幸”、“便宜實惠”。
在中國互聯網公司當中,拼多多的崛起引發了不少爭議。
但其實,都是對拼多多的一些誤讀。
因為一群人口中的消費降級,對另一群人來說很可能是消費升級。真正的傲慢,從來不在言語上,而是俯視、漠視數以億計活生生的人。
黃崢才會說:“消費升級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紙用,有好水果吃?!?/p>
所以他和拼多多的使命一直都是:
“我們關注的是中國最廣大的老百姓。”
那么,在黃崢卸任、陳磊接任后,拼多多的下一步又將會怎么走?
毫無疑問,依然是圍繞著這個使命,進行一些最樸素的追求:
下到農民的田間地頭。
在3月17日的拼多多財報電話會議上,陳磊在10多分鐘的發言過程中,前后29次提及了跟農業相關的詞匯,足可見他對拼多多農業基本盤有多重視。
為什么這件事,很緊迫、很重要?
03
成了“三農領域”的霸主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聽過褚橙。這是“煙王”褚時健75歲高齡二次創業的故事,在云南承包了2000畝荒山開始賣冰糖橙。最終在王石等人的力捧下獲得空前成功,創造了農產品從產品到品牌的一個奇跡。
但鮮有人知,在褚橙出現前,冰糖橙在云南當地的收購價只有幾毛錢一斤,賣到大城市大約2.5元一斤,而且銷量還不是很好。
這種狀態其實正是大多數農村地區農產品的真實寫照——農產品價格長期以來在低位運行,田間地頭收購價低,城市終端售價相對較高,這種錯位導致農產品的整體銷量并不好。
這導致產業鏈上下游形成一種畸形關系:上游農產品價格低廉,而且無法根據市場規律來調度生產資源,導致供需不對等,陷入越種越虧的惡性循環;但是在需求側,消費者買到的農產品價格并不便宜。
這意味著一件事:供需撕裂。大量的成本沉淀在流通、批發等中間環節。
一些電商巨頭在面對這種錯配的供需時也顯得手足無措,因此農村和農業在電商領域基本處于“被遺忘的角落”,直到拼多多出現。
據《人民政協報》報道,陳磊曾表示,“農業的數字化水平滯后、線上滲透率低,農產品質量不穩定、難以標準化、產銷信息不對稱等是導致農產品銷售難的主因”。
而農產品消費又是典型的剛需高頻產品,也是傳統電商忽略的市場,拼農產品本身的供應體系相對落后。
拼多多擁有先發優勢,如果用“貨找人”的模式和技術去倒逼農產品行業變革,要比其他領域更徹底。
因此,在陳磊主導的技術團隊探索下,拼多多圍繞消費端開創了“農地云拼”模式,讓信息化、數字化成果第一次大面積覆蓋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使得小農模式下的農產品大規模上行成為了可能。
在陳磊出任拼多多CEO后,拼多多在2020年不斷加大對新農業體系的投資,正在不斷進入中國各大農產區,和更多農戶建立聯系。農產品的戰略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變得更重、更深”。
不知不覺中,拼多多已經成了“三農領域”的霸主——每天都有幾千萬單與農業有關的交易發生在拼多多。
2020年,拼多多實現了農副產品交易額2700億元,規模同比翻番。截至目前,有超過1200萬農業生產者通過拼多多對接全國的消費者,其中包括百萬級建檔立卡戶。

今年7月份,拼多多正式啟動了“2022多多新匠造”項目,重點聚焦鄉村產業帶,發揮平臺數字化優勢促進各地鄉村好物實力出圈。此前不久,拼多多又迎來了第四屆“超級農貨節”,累計投入15億資源包,覆蓋全國超2000個農產區的近20萬款農產品,全面推動“南果北糧”直連全國大市場。
截至2022年6月30日,拼多多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為1194億元(約合178億美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為929億元。拼多多管理層表示,考慮到現在競爭格局,還有很多的領域可以提升去滿足消費者需求,比如農業研發。“我們還處于投資期,希望持續投資帶來長期價值?!?/strong>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月月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