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綠城往哪走,最重要的是未來的綠城誰來干。
3月3日,綠城中國高級別的培訓項目——“領航計劃”舉行第三屆開班儀式,學員涵蓋綠城核心管理層及骨干人員。
為什么在這么忙的情況下,還要花三天時間讓最核心的團隊在這里進行思維碰撞、頭腦風暴、對標學習?
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綠城大學校長張亞東在開班儀式上說道,學習和培訓是我們需要時刻堅持的事情,是我們的重中之重,這是綠城戰略達成和長期主義的要求。

△班級合影

△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綠城大學校長 張亞東

△綠城中國執行總裁、黨委書記、綠城大學常務副校長
李森

△綠城中國副總裁、綠城大學副校長 杜平
01領航計劃,助力綠城“跑起來”張亞東作開班講話,著重談了兩點內容。
培養選拔優秀后備人才是重中之重。針對公司的戰略2025規劃,如何培養公司的后備干部和中堅力量去達成戰略,是管理層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是作為領導者不可或缺的胸懷和視野。
進步要靠自己的內驅力。希望大家如饑似渴地去學,三省吾身地去想,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綠城才能從“綠皮火車”變為“動車組”,真正的“跑”起來。
“干事業,不是靠一個人,而是靠大家一起干,靠隊伍來干。”張亞東勉勵學員,要有后備干部培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學習、時刻自省,不斷提升思維格局和戰略視野,保障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02聚焦痛點,煉心智、補短板、拓視野2020年至今,“領航計劃”已開辦三年。前兩年,“領航計劃”聚焦戰略管理、戰略執行,針對業務突破、人才管理需求,通過專業授課、業務研討、案例分享、任務演練、參訪交流等多種形式,訓戰結合,培養一支思維活躍、視野開闊、管理能力過硬的干部隊伍,助力公司戰略2025高質量落地。
今年是戰略2025的關鍵之年,也是“穩中求進、全面發展”的一年,培訓聚焦思維升級、業務精進和視野開拓,從批判到自我批判,從導向到實踐,研討子公司的客研機制如何建設與落地,從內部觀摩到外部對標,探索業務精進方向,優化公司管理機制。
3月3日至5日,2022年“領航計劃”連續三天的培訓,聚焦“自我批判”“最懂客戶”,進行學習、研討和提升。

外部環境的挑戰,正在倒逼企業練內功、提能力,而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管理者心智模式的修煉和思維方式的升級養成,這是領導力培養的最高追求。
綠城有自我批判的傳統,但更多的是側重工作層面的復盤和改進。長期地保持對公司的自我批判,正視公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也是公司成功的內在驅動力之一。
心智成熟的重要標志是具有自我批判的精神和超越自我的自覺,只有心動才能行動。跳出綠城看綠城,提升自我察覺意識,檢視和分析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只有咬牙自揭瘡疤,清醒認識發展中存在的短板與不足,才能找準突破口,精準發力,有的放矢地“破”與“立”,不斷更新和迭代能力,應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推動綠城中國全品質高質量發展。



營銷服務中心總經理祝軍,對綠城客研體系的建設和實踐進行了介紹。2022年,是綠城客研的落地實效年。綠城將在客研能力建設、研究價值輸出、項目全生命周期協同、屬地化落地、滿意度閉環等層面繼續精進,努力將客研體系建設成賦能業務、賦能產品、賦能未來的戰略支點。




“領航計劃”以課程工作坊的形式,再次深入探討這個話題。結合當前客研體系建設中的重難點問題,學員們通過行動學習的方式群策群力,就“子公司市場客研機制如何建設與落地”這一話題進行充分碰撞、討論,共創解決思路,形成可落地的行動計劃。
客研工作就是有效發現城市和客戶的需求,這里的客戶是廣義的,包括政府、合作伙伴等。如何將需求有效轉變成其他語言,需要產品、成本、投資等其他各條線協同。綠城的客研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符合企業文化的,以人為本,從生活出發。如何將理念變為工作標準來實現,要用研究和實踐兩條腿走路,在深耕區域做邏輯反推,相互校準,及時修正。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