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黃錚卸任拼多多CEO及董事長后,自今年以來,其他電商平臺也陸續迎來“二代目”或“三代目”。日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勇卸任淘寶、天貓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由戴珊接棒;不久前京東集團也發布聲明稱,劉強東將不再擔任集團CEO一職,徐雷正式成為京東集團新任CEO。
不難發現,目前電商企業普遍都在進行較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而在人事頻繁變動的冰山一角下,是各電商平臺因業務放緩所承受的巨大壓力。隨著此前“打下江山”的領導者選擇“退居幕后”后,新上任的各位電商企業“掌舵人”,又會將這些平臺引向何處呢?
淘寶近期的小巧思,或是受線下商超的啟發
去年雙11前后,阿里方面顯然比往年還要更“努力”,并推出了方便用戶“抄作業”的功能“種草機”,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可以一鍵保存他人購物車中的商品,并且還推出了諸如語音連麥一起逛、“喵糖大作戰”等多款偏社交屬性的功能。此外,購物車功能也再次升級,推出了“一鍵分享購物車給好友”、“搖一搖面對面分享購物車”、“給愛的人也送一件”等功能。

不難發現,淘寶/天貓為了讓用戶“留下來”和“多買”明顯有了更多的努力。而面向商家,近期淘寶的“順手買一件”工具也已全量開放,除同店鋪的“順手買一件”外,還新增了跨店玩法。據一位淘寶商家透露,在使用了“順手買一件”功能后,其新店的訂單已從600多單增長至4000多單。而此前某零食類店鋪負責人也表示,“順手買一件”工具轉化率超過20%,是目前轉化率最高的工具之一。

根據我們的實際體驗發現,現在淘寶中確認訂單時,會出現同一店鋪或跨店的“順手買一件”。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順手買一件”大多出現在零食、美妝等單價較低的商品下方,而其中提供的商品也多為低價且包郵的同類商品。

事實上,淘寶這一新的模式與拼多多一直以來的“二人成團”拼單策略,以及生鮮電商的“滿XX元,可換購超值商品”頗為殊途同歸。本質上是通過“湊單”、“拼單”這一行為,使得用戶可以自發地多消費或是找其他人拼單,并拉高同類型商品或其他商品的銷量。
站在用戶的角度來看,電商平臺推出的無論滿減等活動,還是湊單、拼單、隨手買等營銷方式,無疑都是為了刺激“價格敏感”、有著“不買白不買”心態用戶的更多消費。而這些商品通常也會是單價較低、且包郵的類型,消費者無需過多思考就能決策。

并且非常有趣的是,用戶在淘寶中使用“順手買一件”這個功能,與“在線下超市隨手在收銀臺拿一盒口香糖”頗為相似,而這些“看到順便就買了”的商品,也有了一個更好的銷售方式——“搭售”。而與線下商超相比,電商平臺還能夠借助相關算法和大數據,找到更多用戶認可的商品組合,并推薦屬于每位消費者的“口香糖”。
除了取經外,電商平臺也在加緊布局線下
小小的商超商品布局竅門,如今從線下沿用至線上的電商平臺,但同樣也有致力于以線上反哺線下的動作。

日前,京東方面宣布完成了對服飾、居家、美妝、運動、奢品鐘表等業務的商品與服務能力深度整合,并將現有時尚居家業務全面升級為“ 京東新百貨 ”。目前打開京東APP就能在首頁上方居中的位置看到這一新頻道,同時其中還有獨立的分類、種草、游戲等內容。據悉,未來京東新百貨也將與由京東開設的不同主題模式線下實體店結合,首家門店可能更是或將在今年6·18前落地,并會集線上線下消費、體驗于一體。

對此,京東方面指出,“新百貨業務的推出也符合當下的消費趨勢,從單一商品需求轉變為對商品和服務等多重追求”。

不同于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模仿線下的銷售策略,京東反而開始更多地探索線下業態,并在此前已經開設了例如京東MALL、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七鮮超市等。但其實隨著“萬物皆好賣”時代的過去,隨著用戶增長放緩,各大電商平臺都難逃與“低速增長”共舞,如今改變銷售策略也好、選擇直接布局線下也罷,本質上都是為了提升人貨匹配的效率。
零售是門與時俱進的學問,沒有永恒不變的模式
在近年來火熱的直播電商后,電商行業似乎并沒有太多的“新鮮事”。自2016年開始探索“直播+電商”這一新模式以來,如今其年增長率仍有50%。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4.1%, 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在這之中,直播電商已實現了近2萬億元GMV,占據電商零售總額的近20%。
顯然,直播電商能夠憑借主播的專業講解和實時互動等,為觀眾提供沉浸感以及對商品更為直觀的了解,更好地滿足無目的購物的消費者。然而對于諸如抖音、快手等目前以直播電商為主的平臺,同樣難舍傳統的貨架式電商,例如抖音日前就已將“抖音商城”的入口提至了更為顯眼的位置。
并且除了直播電商外,近年來反復被提及的還有“內容電商”和“社交電商”。

隨著內容種草、好物推薦等成為“帶貨”的一種形式,并且得益于小紅書等內容平臺的走紅,傳統電商平臺也在商品展示中更多的出現了圖文及短視頻介紹形式,并在試圖向著所謂的內容電商發展。而從淘寶更改slogan、到推出“逛逛”這一內容社區,再到京東推出首頁的一級頻道“逛”,就不難發現,如今電商平臺愈發希望通過內容來留住用戶的腳步。

而此前被炒得火熱的“社交電商”,其實也無外乎依賴消費者的社交圈,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先是買家、再做賣家,并依賴平臺供貨,然后借助自己的社交關系鏈進行商品銷售”。但如今看來,包括“淘小鋪”、“東小店”等這類平臺均已先后退場。

不過從去年的“給愛的人也送一件”,以及現在的“順手買一件”,幾乎都借助了一個容易讓人接受的話術來引導用戶消費。并且比起單純的“拼單”、“砍一刀”等一目了然的賣貨和“拉人頭”,或許會更容易抓住消費者的情感需求。
顯然,如今各大電商平臺都在使出渾身解數來提升用戶體驗,以便更好地賣貨。但對于各電商企業新的領導者而言,“守天下”或許比“打天下”難度系數更高,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的時間來“修煉內功”了。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