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銳的朋友可能發現:在影視劇中,一到打斗戲、感情戲等劇情總會有慢動作的刻畫。一快一慢之間,我們跟隨劇情的節奏而緊張,慢動作下的細節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圖:iPhone賀歲片《三分鐘》
這種充滿電影感的拍攝技巧就是“升格”,經常在電影、紀錄片、動作片等作品中出現。
以前受限于設備,我們只能看著屏幕里面,但現在的手機硬件、算法充足,iPhone、vivo、華為等品牌都內置“慢動作”功能,那可別忽略掉了。
今天,我們來講講手機如何用慢動作拍攝出不平凡的瞬間。

?iPhone
ONE.
ˉ
升格拍攝
“升格拍攝”也叫做高幀率拍攝,一般電影一秒拍攝24幀畫面,滿足這個數字,我們就會自動腦補成流暢的畫面。低于24,人眼會覺得卡頓;高于24幀,觀感上就更加流暢、連貫,也就是算得上“升格視頻”了。

?iPhone
假如我們拍攝了一秒48幀的畫面,拆分成2秒播放,每秒還是有24幀,視覺上也不會覺得卡頓,這就產生了流暢的2秒升格視頻。

?iPhone
在iPhone上,iPhone 6及以后的設備都支持慢動作拍攝。打開相機,往左滑動就能看到。
以今天使用的iPhone 13 為例,點擊右上角就能更改慢動作視頻的格式:720p/高清1080p、120fps/240fps,p代表視頻分辨率,fps就是每秒的幀數。

大家還記得上面說的數字24幀嗎?在iPhone這邊播放視頻默認是每秒30幀,所以如果我們選擇120fps,就能得到120/30=4秒的慢動作。分辨率越高畫質越好,幀數越高,后期保證流暢的慢動作時間就越長,當然對存儲空間要求也多了。

圖:視頻占用
TWO.
ˉ
應用場景
慢動作的應用范圍很廣,除了影視片的動作戲,還可以去拍攝視頻空境、表達動作情感和一些肉眼難以察覺的變化等內容。接下來我們用iPhone 13,看看如何拍攝這些畫面。
ˇ
– 空鏡 –
空鏡不代表畫面中一定沒有人物出現,而是對主要畫面的補充。空鏡結合慢動作,借以交待環境、抒發感情,我們最好有一些動態的人、物變化,比如風吹過樹葉、水面波動、行走的人群、飛過屋頂的鳥群。
這種升格空鏡,有著別樣的故事感氛圍。

ˇ
– 暗光 –
很多人在提到慢動作,就會說拍攝時的光線一定要充足。是的沒錯,慢動作會使用高幀率,那么每秒需求的光線就要更多,從而在暗光拍攝時會容易曝光不足或增加噪點,影響畫質。
如果是一米內的距離,可以開啟iPhone左上角的閃光燈,直接常亮進行補光。
這是我在下午六點拍攝的炒面師傅,當時太陽已經下山,閃光燈常亮進行了一定補光,才能清晰地看到火焰的飄逸、面條的翻騰。

ˇ
– 自拍慢動作 –
這是蘋果在iPhone 11時提出的「Slofie」,就是Slow Motion(慢動作)和 Selfie(自拍)的融合,這個讓大家用前置也能進行120 幀的慢動作拍攝。

不過實用性上,我猜是能夠留下很多彌足珍貴的“表情包”吧。這里就不找小姐姐做示范了,我怕拍完你們就再也見不到我了。。。
ˇ
– 微距慢動作 –
相對于自拍慢動作,iPhone 13 Pro系列首次增加的微距更有實用性,2cm最近對焦距離的微距還支持慢動作和延時攝影。

圖:慢動作泡泡
但慢動作下使用微距,對焦容易反復跳動,建議大家使用普通視頻模式拍攝微距,成功率會更高。
THREE.
ˉ
后期
ˇ
– 相冊編輯 –
在拍攝完成后,找到iPhone相冊中視頻右上角的“編輯”,我們可以對不同時間段的畫面進行速度調整。

炒面師傅的動作非常嫻熟,想要看慢動作,就直接拖動底部的線條,密集的就是正常速度,拉開后稀疏的片段就是慢速。調整后點擊底部右下角“完成”即可。
ˇ
– 蒙太奇 –
除了使用自帶相冊的編輯來手動調節速度,還推薦一種超級適合慢動作的手法——蒙太奇!
在剪映App中就能免費使用,在導入視頻素材后,點擊視頻片段-變速-曲線變速-蒙太奇-√后確認即可。蒙太奇效果就是先提速、再慢速、最后回歸正常速度,從而讓單個鏡頭也有了組合后的層次感,能夠有效增強視頻的藝術效果。

圖:正常速度
在生活中,我們有太多忽略的瞬間。而用慢動作去表達跳躍、飛濺、歡笑那些稍縱即逝的畫面,會讓人看見更多微妙的細節。手機不僅是大眾記錄生活的工具,也能成為短視頻時代表達新思想的藝術載體。
今天的慢動作世界就到這里啦,大家要懂得充分利用手機的功能,拍出更多滿意的作品。
最后,我們的第七屆MPC手機攝影大賽也正在火熱進行中,只要你有滿意的作品,都可進行投稿參賽,加油向前沖!期待大家的精彩作品!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