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創業逐漸成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方式。大學生作為我國的年輕高級知識人群,有著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相較于其他高級知識分子所欠缺的創造力,但因為大學生這個群體社會實踐經驗與能力的欠缺,與創業的成功要素所矛盾,導致大部分大學生創業在初期就自行夭折,使大學生創業成為了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

贊成大學生創業,是因為,創業可以培養大學生的自主獨立,還可以更好地接觸社會。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可以得到鍛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必躬行?!边@句話對文學而言是這樣,對經濟活動、商業活動、技術活動而言更是這樣。大學生創業是提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極好途徑。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更能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國家之所以建立創業基金,降低創業門檻,目的就是鼓勵能創業的人都去創業。大學生更應該走在前列。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對于大學生來說,創業也是一種創新。

也有人認為,作為學生,學習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在最適合讀書的時間多讀點書,更好利用知識這一武器,積蓄力量,不斷學習,以免到時候很尷尬—書到用時方恨少,船到江心補漏遲。在校大學生創業還是有很大風險的,畢竟缺乏社會經驗。往往想得很好,實際行動卻一塌糊涂。而且最后買單者往往都是家人,雖然有一部分資金是政府提供給大學生的,但是這部分資金卻很少。對于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后還有更多的失敗??吹匠晒?,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綜合上述大學生的創業的利與弊,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似乎并不重要。沒有值不值,只有愿不愿意。不管干嘛,落到根子上,也是求境界提高,人生前行,如果因為創業停止了進步學習,確實不值當。最后說一點,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其行為是可為或不可為,而不是必須為。創業與學業應是平行、互補,而且還起到指向性作用。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